Sunday, October 28, 2012

vim 可以辨认的c++ code中的特殊注释


TODO: + 说明
如果代码中有该标识,说明在标识处有功能代码待编写,待实现的功能在说明中会简略说明。

FIXME: + 说明
如果代码中有该标识,说明识处代码需要修正,甚至代码是错误的,不能工作,需要修复,如何修正会在说明中简略说明。

XXX: + 说明
如果代码中有该标识,说明识处代码虽然实现了功能,但是实现的方法有待商榷,希望将来能改进,要改进的地方会在说明中简略说明。

Thursday, October 25, 2012

给自己定一个计划

最近一直在做project euler的题目,过了300大关,真是艰难。 后面将更加艰难。但是仔细回味一下, 虽然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总觉得太单调了.

我的python一直都没有开始学起来,尽管我看到很多PE的粉丝都很喜欢用python解决问题.

我找到了很多很好的关于编程的博客, 可是一篇文章也没有看,

我还看到了topcoder以及其他很好玩的网站, 但是一点点也没有看过, 其中包括了IBM著名的ponder this。

还有很多书, 包括大拿knuth的书都没有时间看, c++2011 已经出来了, 书也买了, 不能不看吧,

excel一直想学点, 不能不学吧。

vim的水平一直就那样, 不去有计划的学习学习, 那么真的长进不了.

真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了, 所有一切都要一步步的走起来, 不能
把计划留给明天.

Saturday, October 13, 2012

死亡通知单, 周浩晖成名作的简单评价

最近阅读了周浩晖的死亡通知单, 总体感觉算是罕见的中文推理小说精品了, 但是其中也有
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其一是其中某些情节过于血腥, 割喉场面一个接一个, 实在令人遗憾, 个人以为, 推理小说
应以推理为根本, 有少量的血腥场面并不要紧, 关键是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营造这种氛围;
周其他几部小说比如凶画, 鬼望坡都走这个路线, 只是用恐怖, 诡异来代替血腥, 也都很难
让我拜服其推理能力;

其二是难以评价其好坏的119碎尸案; 这个太有名了, 很有可能我们一辈子也难以知道真相是什么,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 揉在死亡通知单第二部里面我真的很难判断其作用, 我知道如果
没有看过网络上的报道, 那么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但是像好多网友一样, 对此了如指掌, 那么
这个在小说里面就有点怪怪的味道了; 还好周同学毕竟给了我们一个解释, 这一点还是新颖的, 出彩的; 但是双方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出凶手, 这实在太难以令人置信了;

其三是第三部的越狱, 我觉得这个题材虽然被美剧演绎的不错了, 周同学演绎出了自己的风格, 有一定新意, 但是其中黑帮斗争题材显然不是周同学的强项, 有不少败笔, 看起来也没有多大兴趣, 虽然两条线交叉发展想法不错, 但是如果一方不能出彩那就有些勉强了;

总之, 值得一看。 试想在中国, 还有多少作品能够超越周同学呢?

update: 最近看了一下王稼俊的推理小说, 看了三部曲, 涂炭, ..., 魔幻。 看完后, 感觉周同学
好太多了, 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仔细想想, 完整的情节, 合理的构思, 流畅的文笔, 还真是不易, 加油周浩晖!!!

越狱, 荒唐的越狱, 神奇的越狱

这是部老片子了, fox的产品, 当年风靡一时, 现在早已被砍掉了; 其实仔细想想, 美剧的创作
其实很有问题, 最近总算耐下性子看了前两季, 有了更深的体会。

第一季其实真的算很好了, 虽然里面有太多的童话成分, 比如犯人每天进医务室; 犯人整出来各种各样的工具, 犯人电话能够随便打, 种种问题不必细表, 但是它里面有一点非常成功, 那就是悬念。 悬念的营造在一里面可以说及其成功, 每集到了最后都让你欲罢不能, 如果
追看, 非要气疯不行。 可是到了第二季, 那就一塌糊涂了, 我不想评论里面蹩脚的情节, 只想问个为什么? 我想这和美剧创作风格有关, 一般电视剧都是先拍出来几集让大家看, 反响好了就继续拍, 否则就砍; 编剧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延伸到若干年后第N季应该如何如何。 所以我们看到第一季基本是成功的, 可是基本也就如此了, 第二季编剧根本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只能
拍到哪里算哪里了, 迈克基本就属于美国诸葛亮了, 这里来一计, 那里来一计, 其实有必要吗? 你到巴拿马开什么船有必要纹身给FBI看吗?迈克逃亡过程中什么时候有那么多时间给
sara写信啊? 神经病在河边多少天都不被人发现举报? 他骑自行车骑到Wisconsin? 上百公里不被人发现? 美国总统就那么不堪吗? 非要和自己的弟弟。。。。哎, 再见吧, 越狱!

真希望美剧出点精品。。。。能够少一点商业化运作, 多一点艺术成分...